基础医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致力于理、工、医交叉领域的研究,针对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增长点,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支持下,在医工交叉领域取得多项新进展。

10月3日,医学工程研究所王健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权威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 9.518)在线发表将金属有机框架(MOF)修饰的硅电极用于可寻址的光电化学DNA芯片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 Modulated light-activated electrochemistry at silicon functionalized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owards addressable DNA chips。

作者基于半导体-电解液界面的构建了新型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光寻址效果,可在同一电极表面实现多个位点的检测,为多通道DNA芯片提供了理想的基底和载体。通过频率调制的激光,激发半导体产生交流的光电流信号,相比直流的光电流表现出更高的信噪比。在硅表面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用于吸附固定DNA探针,并一定程度提高硅-电解液界面的稳定性。该传感界面通过DNA所带负电荷,增强半导体电极表面还原电流,可用于目标DNA的无标记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可在同一电极表面通过光寻址实现多通道检测,发展了一个具有良好鲁棒性的光寻址DNA芯片。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王健讲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张德文研究员和吴春生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校基础医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566319308292?via%3Dihub

王健还于6月11日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国际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IF: 5.256)在线发表基于转化表达苦味受体蛋白hT2R4的大肠杆菌的仿生味觉电化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A bioelectronic taste sensor based on bioengineeredEscherichia colicells combined with ITO-construct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将人的味觉受体hT2R4基因通过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苦味受体蛋白,可特异性结合识别苦味物质苯甲地那铵。以转化的大肠杆菌作为敏感元件,使用氧化铟锡玻璃以及半导体-电解液结构构建了用于检测细菌酸化作用的电化学换能器,可实时检测苦味受体hT2R4识别苯甲地那铵导致的胞外细菌酸化作用。这一仿生味觉传感器可用于对苦味物质的特异性定量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王健讲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吴春生研究员和张德文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校基础医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3267019307457?via%3Dihub

6月5日,医学工程研究所张明真研究员团队在炎症性肠病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IF: 7.827)在线发表关于口服纳米载药系统用于结肠炎和结肠癌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Oral Targeted Delivery by Nanoparticles Enhances Efficacy of an Hsp90 Inhibitor by Reducing Systemic Exposure in Murine Models of Colitis and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热休克蛋白90 (Hsp90)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分子伴侣,与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Hsp90作为疾病治疗的靶点分子受到广泛关注。在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中,Hsp90抑制剂17-AAG全身用药能缓解IBD的临床症状,然而全身用药所暴露的副作用和低生物利用度等问题限制了该抑制剂的进一步应用。该研究工作报道了利用口服纳米载药系统装载17-AAG,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降低毒副作用。该载体系统为结肠炎和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该工作得到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博士研究生杨梅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张明真研究员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我校基础医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ecco-jcc/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cco-jcc/jjz113/5511915?redirectedFrom=fulltext

张明真研究员团队还于9月18日在Wiley出版集团Advanced旗下新刊《Advanced Therapeutics》在线发表关于结肠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Highly Biocompatible Functionalized Layer-by-Layer Ginger Lipid Nano Vectors Targeting P-Selectin for Delivery of Doxorubicin to Treat Colon Cancer。

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天然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可食用生姜脂质载体,该研究报道了利用层包层(Layer-by-Layer)的技术制备功能化生物脂质载体,靶向P-选择素分子,提高药物对结肠癌的化疗功效。该生姜衍生纳米载体系统有望为结肠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该工作得到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张明真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兼通讯作者,我校基础医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tp.201900129

9月5日,杜立萍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权威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IF: 6.393)在线发表用于检测肿瘤细胞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Folic acid-functionalized zircon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biosensor for the cancer cell detection。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具有多孔性、稳定性的特点,能够通过配位键作用高效地结合叶酸分子。作者以修饰了叶酸分子的UiO-66纳米复合物为传感器敏感材料,将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利用叶酸-叶酸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高效地识别富含叶酸受体的癌细胞,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定量检测癌细胞,结果表明该电化学阻抗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为肿瘤细胞的检测提供新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杜立萍讲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吴春生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基础医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193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