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联合协办的第十六次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均衡发展为主题,采用1个主会场+16个分会场的创新会议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的800余位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参会,共同探讨优生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

大会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娟教授主持。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会长刘雯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是优生科学领域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术盛会之一,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我国优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孟晓军代表协办单位致辞,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大会设置了遗传与优生、生殖健康、儿科优生等16个专题分会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张学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学解术语、同习基因的主旨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谭文华教授分享了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的创新应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王谢桐教授系统解析了胎儿宫内治疗的技术突破;西安交通大学黄辰教授团队展示了非抗体依赖性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西安市儿童医院陈艳妮教授则从临床实践角度提出了ASD干预的新策略。这些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与深入交流。

杨娟教授当选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大会期间,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三届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杨玲主持,常务副秘书长李京宣读换届批复文件。新一届委员会由来自全国知名科研院所和医院的123位委员组成,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吴丹教授等38人当选常务委员,浙江大学俞晓敏研究员、广州医科大学韩瑾主任医师等8位权威专家当选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杨娟教授当选为该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这一任命既是对杨娟教授学术水平、组织能力及行业贡献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基础医学院在该领域的广泛影响力。此外,基础医学院郭波副教授当选为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换届选举结束后,专委会举办了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议。韩瑾主任医师系统阐述了胎儿椎体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策略,俞晓敏研究员深入解析了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刘梅梅主任医师分享了产前诊断咨询的临床经验,熊符教授探讨了神经遗传病的致病机理,章锦曼教授结合病例分析了胎儿超声异常的诊断要点,杨娟教授则汇报了慢性压力与男性生殖损伤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展现了医学遗传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后,医学遗传学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杨娟教授寄语本届专委会全体成员三点期望:一、坚持学术引领:开拓医学遗传学新境界。聚焦关键科学问题与临床痛点,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重点探索人工智能与基因测序、遗传数据分析的交叉创新,实现我国医学遗传学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二、坚守优生使命:守护全民健康。以降低出生缺陷,助力优生优育为根本目标,推动遗传病筛查技术向基层下沉。构建科学优生、人人参与的社会生态,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民生。三、秉持开放协作:推动行业发展。深化医学遗传学+AI的跨界合作,搭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国际交流,既引进先进技术理念,又输出中国经验,提升我国在国际遗传诊疗领域的话语权。
在其他分论坛中,基础医学院教师也积极参与并作交流:童东东副教授在基因诊断与精准医学论坛汇报了“MECP2通过3D基因组学调控神经类器官发育”的研究;秦棪楠副教授在优生前沿论坛介绍了“Sperm Surface O-GalNAc Glycosylation Acts as a ‘Molecular Brake’”的最新发现,此外,博士生张玲羽,高山风,刘欣等大会投稿被大会筛选为壁报展示,充分展示了我院在优生科学及遗传学研究多个方向的科研实力与学术活力。
14日下午,第十六次全国优生科学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幕。本次大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国优生科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让我们共同期待再聚首,携手谱写中国优生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