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础医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蔡文副教授和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刘刚教授合作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2015年影响因子7.145,中科院杂志分区工程技术1区)上发表题为“Engineering Photo-Theranostic 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Multi-Modal Imaging-Guided Cancer Therapy”的研究论文。全文链接为http://pubs.acs.org/articlesonrequest/AOR-iYm9uPR56IXZhuDkDmKP。
该论文以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基础医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蔡文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该项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西安交通大学新教师科研支持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分子影像探针的设计与构建是恶性肿瘤影像介导的药物靶向递送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肿瘤诊疗一体化研究的关键。蔡文博士和其合作者构建和制备了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多功能新型纳米探针:采用靶向透明质酸分子(HA)修饰金属有机纳米框架材料MIL-100(Fe)。利用MIL-100(Fe)大的孔隙率和π-π相互作用装载光敏分子吲哚乙酸(ICG)。 基于MIL-100(Fe)的磁共振T2增强特性及ICG分子具备的近红外荧光和光声成像功能,实现对肿瘤组织的主动与被动靶向,和实时多模态成像监测,提高肿瘤成像治疗诊断的准确性。利用ICG分子在近红外光激发下进行光热治疗实现了老鼠体内乳腺癌MCF-7肿瘤的良好光热治疗效果(见图1)。本研究可望为解决肿瘤的诊断、精确定位、治疗、疗效实时监测等关键科学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图1. MIL-100(Fe)@HA@ICG探针的制备及其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的光热治疗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