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教育创建105周年暨抗战迁陕80周年纪念日,作为长安健康国际会议及第六届中国澳大利亚生物医学研究大会的8个主题之一的“神经科学与精神疾病”专题学术会议在医学部举行。

张玉秋教授作为杰出的神经科学家和校友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上午十点,张教授作《前扣带皮层参与疼痛相关的负性情绪》报告,分别对疼痛引起的焦虑情绪以及社交挫败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讲解。张老师的报告非常精彩,思路清晰,用词精准,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些都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学术大家的风范。她是如何获得今天的成就,同学们充满好奇。于是利用茶歇时间,对张老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张玉秋老师做《前扣带皮层参与疼痛相关的负性情绪》的精彩报告)

寄情科学,努力拼搏

采访伊始,张老师首先充满感情地讲述了她在母校学习和工作的故事。张老师告诉我们,她1978年9月入学,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学校既有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也有通过高考上学的77(5)级的大哥大姐,新、旧思想的碰撞十分明显,校园里还张贴着一些辩论的大字报,这些让刚满16岁的她充满好奇,同时对人生有了一些思考。

5年后张老师毕业,当时学校正在组建“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于是她被选中留下来讲授《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这对于年仅21岁、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张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张老师只能边学习边教课,为了能更好地的讲授课程,她曾先后在河北大学哲学系、陕西省委党校、陕西师范大学专门学习和进修。后来她除了讲授《自然辩证法》之外,也负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授课工作。就这样9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也兢兢业业地教了9年的课程。张老师认为这9年的课程教学,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让她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当自然科学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抽象概括出哲学思想。而对于她本人来讲,一毕业就做哲学方面的课程教学,对科学却完全不懂,仿佛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于是,张老师决定改变,毅然决然地选择重新做一名学生。

生理学是我校首个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当时以侯宗濂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生理学前辈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于是她决定攻读生理学专业研究生,从此开启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追求之路。

感谢恩师,初心弥坚

在采访的过程中,当同学们问及张老师在后来求学路上的难忘经历时,张老师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她的启蒙导师唐敬师教授的诚挚谢意。唐敬师教授是我校最早从事针麻原理和针刺镇痛的科学家,也是最早用英文在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的教授。他创新性地提出“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导水管周围灰质可能构成一个痛觉调制通路”的假设,曾被誉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专家"。所谓名师出高徒,张老师作为唐敬师老师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后来在痛觉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张老师回忆自己跟随唐老师学习的过程,她讲到:“唐老师是一位非常好的导师,不管是人品还是学识,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教会我太多的东西,他做事的方式、对科学工作的态度、对自身严格的要求,都深深地影响到我,以至于我后来走过的很多道路上都有唐老师教诲的痕迹。唐老师每天晚上工作到十点以后,可能是受他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每天第一个进实验室和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因为当时唐老师还不是博士生导师,为了激励我在科学的道路上进一步前行,他推荐我到梅俊教授实验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梅老师为我创造了非常宽松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尽管研究方向不同,但他还是支持和鼓励我继续从事疼痛方面的研究工作。做科学研究需要全心全意的投入,这都是唐老师和梅老师教导的。”张老师在讲述这些事件的过程中,脸上一直呈现着对恩师的敬佩与感激之情。她说:正是遇见了一个又一个好导师,才让她对追求科学真理的决心更加坚定,正是母校的培养,奠定了她日后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

(张玉秋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唐敬师老师一直注视着自己的学生)

执着追求,虽苦尤乐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张老师对科学研究情有独钟,她从来不觉得做科研无聊,相反,她总是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张老师在自己的报告结束前感谢团队中全体学生和工作人员,看到合照上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们也能体会到张老师在工作中的乐观和豁达。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张教授除了培养研究生之外,她还特别关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她非常赞成本科生进实验室,跟着老师搞科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她认为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应该树立科研意识,提高进实验室探究的自觉性。在她目前任教的复旦大学,本科生二年级进入实验室的现象非常普遍,同学们经常会主动到各个实验室找机会,询问能不能来做毕业设计、能不能来做暑期实践,能不能跟老师参加一个课题等。她说到:现在西安交通大学有这么多的项目和机会支持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近距离接触科学研究,大家一定要珍惜。尽管很多临床专业学生可能认为自己以后不做科研,但是基本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素质对于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比如,临床上遇到了问题,如果没有科研能力做支撑,将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一种遗憾。

对于我校开设的“基础医学专业”,张老师更是给予了厚望。她不仅在我们招生之前参与宣传,现在也十分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成长。她希望大家能够潜心追求医学科学的真理,不仅要学习医学的知识,还需要具备成为科学家的能力,未来做Ph.D以及Post Doc.的训练都是必经的过程。

采访的时间过得总是很快。和张教授的近距离接触,从初见时张老师的灿烂笑容到结束前她给予的殷切期盼,都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位严谨中带着幽默,执着中不失激情的学者风采。这种洋溢着西医人的热情和朴实的精神,也将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勇敢前进。

(抗战迁陕纪念碑前张玉秋老师接受同学们的采访)

张玉秋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痛觉信息传递与调制的研究。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包括Sci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erebral Cortex, Pain等。先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十余项。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奖。曾获全国十佳巾帼建功标兵和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生理学报》副主编,《Neurosci Bull》和《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